繁荣与衰退是具有国产风貌的一款模拟城市游戏,在这里大家可以建造很多国内的地标性建筑,还可以模拟经营国内的各种大公司哦。一片新的热土,在玩家手上不断成长起来。游戏还力求还原真实的商业社会,所以内容设定起来非常不错!
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1、从一点一滴开始设计建造,精美的建筑在你的手中完成,极具创意的设计在这里诞生;
2、从各个方面开始考虑,每个建筑都需要合理,实现你的梦想之地,建造出令人瞩目的房屋;
3、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合理的进行调配,充满无限欢乐的模拟建筑,充满无限的乐趣。
繁荣与衰退无限材料版攻略
1 开厂之前我要有个规划卖什么吧,可是市场价都看不到,就算有个金币参考价也行啊,倾家荡产买完材料一切看命了
2 有些基础需求完全没必要游戏初期就开放,比如水电运输,直接折算一部分费用就行了。要不要把厂房和土地出让也算进去?开个水厂电厂就能卖水么,输水管不用去铺卡车送吗?把精力用在核心上,摊子铺的太大了。
3 缺乏量化。市场需求就是个数字。好了,这数字代表什么。1点代表需求一个单位还是一万个单位,是一天还是一个月,要知道这游戏小麦只需要2小时,但是樱桃需要5小时,搞不懂是个什么逻辑和必要,增加玩家看游戏的时间么?而且小镇只有员工却没有人口,这个市场需求是哪来的呢。
4开一个企业,买材料卖东西还得手动来,想不通以后开多了这东西怎么搞,至少有个市场均价自动进货出货吧
破解说明
这游戏是正式的破解版本,游戏内各种资源无限获取。
各种材料,在仓库中都是直接使用的,数量直接拉满到最大值。
建造可以加速,玩起来相当轻松。
繁荣与衰退无限材料版相关新闻
近读格林斯潘与伍尔德里奇合著的《繁荣与衰退》一书。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美关系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洗礼与变革的当下,《繁荣与衰退》更让人感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阅读中一再感知,这本书的确是部史诗级的著作,三百年美国经济社会画卷徐徐展开。围绕着“创造性破坏”这一核心概念,致广大而尽精微地再现了不同时代美国的科技革命、政府施政、企业家活动、舆论心态及社会生活。有数据图标的大历史,也可见民众日常的小确幸。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科技革命驱动、企业家创新、政府松紧和泡沫轮回4大“后浪”中携裹着前进VS踟躇停滞的美国。
熊彼特1942 年出版的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提出“创造性破坏”的概念。他认为:“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是资本主义体制的一个核心特质,它是资本主义体制得以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任何一个资本家都必须与之共生的现象。”《繁荣与衰退》一书据此分析美国经济史,认为创造性破坏是推动美国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永远存在的飓风”,经常能够把企业连根拔起,但就是在这种破坏的过程中,它能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一个生产力更高的经济体。“创造与破坏是一对孪生兄弟。创造性破坏其实就是用更前沿的科技手段……打破了社会中任何一种已经处于平衡的状态,也打乱了任何一种已经沉淀的社会结构”。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创造性破坏”其实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在美国三百年历史上,它的构成是新科技发明、人力资源教育、制度环境优化、企业家精神及现代管理。
除了这一核心逻辑,我读这本书还有三点特别深的感触:
第一,美国的经济奇迹是长期中低增速持续复利的结果,而不是“短期快跑”GDP高速增长奇迹。建国至今美国经济年化增长率约3%,堪称长期持续低复利堆积可观单利回报的典型(关键是回撤也控制的好)。美国经济的持续“动力源自于每一个漂洋过海来新大陆追求个人财富的人”。这也验证了财富管理的复利魔力:一夜暴富靠运气,但日久天长的“慢富”却积累出人意料的结果。
第二,美国经济史上的每个时代政府的领导、管制和干预都伴随着争议、争鸣甚至争斗,美国经济和社会从来不是一片祥和乐途。大概是因为格林斯潘确实退休了,在两位作者的笔下,美国整个19世纪充斥着平庸之辈总统。尽管全书中对政治的评价并不多,但他们认为“罗斯福新政”除了将凯恩斯主义的理念导入政府管理之外,经济政策几乎一无是处。罗斯福的伟大在于他领导了二战,但是经济政策的混乱不但没有结束大萧条反而造成了“大萧条中的大萧条”——这一立场跟威廉·曼彻斯特《光与梦想》一书有很大的不同。纵览全书,作者的倾向似乎是好总统不如好官员,好官员不如好“不管”,好“不管”不如适度监管。作者认为进入今天的美国经济正在失去活力,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因是监管规则过于庞杂——举例:美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需要依靠专业税务师来处理个人所得税问题。作者认为今日美国制度成本高企,经商创业有太多的大不宜、大不易,个中滋味尽在不言之中。我觉得对今天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来说,人力资本和资产配置国际化需要有更深刻微妙的思考,而不是简单情绪化“适彼乐土”。
美国银行业150年经营指标
最后,金融和方能百业兴。三百年间,美国大陆先后出现的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交易所、高收益债券、期货交易等多层次的股权融资体系成就了美国不同时代的创业家和发明家——炼金术催生美国梦。书中最后还特意提到美国银行业稳定的收益——预言银行业存贷利差、非利息收入还会扩大——这一点预测已经失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今天美国也在史上第一次接近零利率,银行业的估值估计会像欧洲与日本的同行一样江河日下。欧洲和日本由于长期零/负利率,银行业经营与市值多年萎靡不振,金融业态和金融生活丕变。而类似的问题中国银行业准备好了吗?